中國日報:全國人大代表鮑斌:聚力重點産業鍊 加快打造工業基礎件産業集群
中國日報3月6日電(記者 趙磊)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優化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和布局,加強國防科技工業能力建設”,為國防軍工單位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
地處貴州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所屬航天江南集團有限公司,經過5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高端裝備、工業基礎件、電子信息技術等為代表的産業發展格局,成為貴州工業發展的支柱力量。近年來,航天江南在航天科工集團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結合自身産業特點、地域特點和能力基礎,着力打造工業基礎件産業集群,積極發揮軍工央企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着力構建産業生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逐步完善産業鍊條,加快培育具有生态主導力、國際競争力的工業基礎件産業鍊“鍊長”,更好地發揮對區域産業的集聚作用,着力建設内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新國發2号文為貴州省以國防科技工業為主體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等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創造了寶貴機遇。”全國人大代表鮑斌介紹道。
航天江南在工業基礎件領域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4個國家級研發平台以及24個省級研發平台、12個院士工作站。一方面,融合科技創新資源。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強化産業牽引、人才交流和項目協作,實現各平台創新資源進一步聚集,産生明顯的協同效應。另一方面,聚焦5G通訊、機器人、智能制造、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與重點高校深化産學研合作,部署一批重大前沿技術研究項目,搶占新興技術的制高點。
聚焦關鍵技術受制于人、高端産品供給能力不足、卡脖子技術等問題,航天江南積極應對、科學謀劃、創新求變,将工業基礎件确定為“十四五”戰略發展方向,結合自身發展實踐,圍繞産業補鍊、強鍊,積極打造富有航天特質、貴州特色的工業基礎件産業集群。
一方面,航天江南圍繞工業基礎件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累計投入金額24億元,新增授權專利851件,其中發明專利235件,高質量完成多項國家專項任務,關鍵核心技術和國産化替代攻關取得突破,部分核心高端基礎件打破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另一方面,制發一流專業建設指導意見和評價指标體系,聚焦22個優勢及特色專業,持續提升專業水平。知識産權數量和質量穩步增長,整體水平居集團第四,2022年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
目前,航天江南已形成高端電子元器件及組件、特種化學電源、精密微特電機、高端齒輪、精密傳感及測控儀器、大功率液力變速器、新材料等系列産品為代表的工業基礎件産業體系,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大力實施數字航天戰略,加快建設基于先進制造的數字化科研生産體系,推進數字化研發應用,實現産品研制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控,是航天江南推進産業集群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鮑斌表示,黨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部署,航天江南将加快推進數字航天建設,深化企業大腦建設與應用,提升企業智慧管理能力。
近幾年,航天江南進一步加快推動智能制造裝備、柔性産線裝備建設,傳統業态的設計、研發、生産、管理等全流程的變革與重構進一步加速。“十四五”以來,完成數字化改造投資14億元,獲評“工信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範工廠”揭榜單位。智能制造基礎件産業集群園區正在穩步實施,一批智能産線、智慧車間、無人工廠正在論證實施,建成後将大幅提升航天江南工業基礎件産業承載能力,成為低成本規模化制造新模式示範區。
百舸争流,奮楫者先。“航天江南将聚焦産業鍊、供應鍊、價值鍊、創新鍊協同,持續優化資源投向和能力區域布局,突出産業牽引,整合專業優勢,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貢獻力量!”鮑斌說到。